绿色建筑在亚洲渐成主流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
中新网2月2日电 题:绿色建筑在亚洲渐成主流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
中新财经记者 闫晓虹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绿色建筑在亚洲逐渐成为主流。中国绿色建筑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猛。
仲量联行2日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亚洲地区绿色资产溢价的有力佐证》报告显示,对能源成本、可持续发展和脱碳目标的追求已成为企业租户对绿色楼宇租赁需求增加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亚洲绿色楼宇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付出更多的租赁溢价以达成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次报告调研了亚洲14个主要城市的3089座甲级办公楼,以评估相关区域及市场内获得或未获得绿色资质的资产表现。研究发现,自2016年开始,获得绿色认证的甲级办公楼比例稳步上升,从12%攀升至42%;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亚太区城市平均绿色认证甲级办公楼存量达42%,其中,新加坡的表现最为亮眼,绿色建筑认证比例高达90%;在调研覆盖的中国城市中,上海以甲级办公楼存量44%获得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位居第一,北京紧随其后为41%,广州为34%。
报告称,自2005年首个中国建筑获得LEED金级认证以来,绿色建筑数量在国内呈现指数式增长。此外,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中国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将达30%以上。办公楼作为中国城镇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商业活动的主要空间,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
此外,报告显示,在亚洲,现有的通过绿色认证的甲级办公楼存量中有75%是在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通过后新增的,且非绿色认证办公楼数量同样年年攀升;反观需求端,近年来,企业对不动产组合绿色认证占比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目前亚洲地区绿色资产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乘势升级改造可持续的办公空间是关键。(完)
台湾12月消费信心指数创逾13年新低******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中央大学”台经中心27日发布台湾地区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指数创下逾13年新低水平;台经中心执行长吴大任进一步示警,台湾制造业景气还未落底、劳动市场持续恶化,明年想靠内需撑经济恐怕不乐观。

据报道,台湾地区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指数为59.12点,月减0.88点,不只连4月下滑,更创下2009年10月以来新低;进一步观察CCI的6项分项指标,仅物价水平上升,购买耐久财、台湾经济景气、家庭经济状况、就业机会、投资股市时机等5项指标均呈下降。
吴大任表示,在通膨压力笼罩与全球主要央行持续紧缩等双重压力夹击之下,台湾经济急转之下,期望明年可以靠内需支撑经济,抵挡出口衰退,“但困难度非常高”。
吴大任指出,“未来半年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为70.9点,月减0.55点,且为2010年5月以来最低,这代表家庭经济持续恶化,而且台当局货币政策主管机构接连升息,台湾有约200万户房贷户,房价高涨之下,贷款负担将大幅提升。
此外,“未来半年就业机会”降至61.1点,创下近13年新低。吴大任直言,出口相关制造业面临内忧外患,除了接单减少、营收下滑,升息令企业借贷成本增加,台电又针对企业用户调涨电价,杠杆较大的企业压力沉重,推测明年上半年,可能看到更多厂商无薪假、裁员的现象。
乐发lv地图 |